介绍几种微创接骨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方法

2025-10-21
(注:小切口≠微创,本文分享的方法旨在开拓视野,并非绝对推崇。一切以临床需要为**原则)
传统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(ORIF)通常习惯于直视下复位,即直接大切口暴露骨折断端,清理断端、复位临时固定及最终内固定治疗。切口大小与内植物长短相关,而随着锁定加压钢板(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,LCP)的应用,钢板的锁钉可通过锁钉套筒固方向,因此可通过经皮置钉,可有效缩小手术切口大小。
图片
▲ 图示桡骨远端LCP钢板,图源:骨折治疗的AO原则。

微创接骨术(minimally invasive osteosynthesis,MIO)的理念,是将骨折的复位,维持复位,与内固定治疗,分别采用微创的方式进行。具体体现在:

  • 骨折复位上,采用手法牵引、外置撑开器等进行复位,而无需直视骨折断端;

  • 维持复位上,经皮克氏针,或钢丝环扎,或直接复位钳钳夹固定;

  • 内固定上,LCP钢板经皮置钉。

对部分关节内骨折和干部骨折,手术技术也存在差异。关节内骨折的首要任务是复位关节面,而干部骨折是恢复骨的正常力线与旋转。为详细介绍各部位骨折的MIO技术,国外学者在《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and Emergency Surgery》上刊文作了系统性描述。分享其各部位骨折的固定模式图,供临床骨科医生参考(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:
一、外踝骨折
首先,经骨折断端作小切口,复位骨折后经置入拉力螺钉固定骨折,插入钢板,骨折两端经皮小切口经锁定套筒置入克氏针,透视满意后螺钉固定:
图片
图片
图片
二、胫骨平台骨折

对外侧胫骨平台骨折,通过前外侧切口复位骨折后,临时固定,远端锁钉通过经皮小切口置入即可:

图片
图片
图片

图片
三、尺骨鹰嘴骨折

尺骨鹰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,同理,手术方式为骨折断端小切口复位,恢复关节面平整,远端锁钉经皮置入即可。

图片
图片
四、尺桡骨干骨折
图片
五、Pilon骨折
图片
图片
图片
六、肱骨近端骨折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在临床工作中,骨科医生或多或少均应用MIO技术,如胫骨干插板,股骨远端LISS板等。以最小的手术创伤,达到良好的内固定,促进骨愈合,是未来的趋势。


仅供临床骨科医生参考。

【声明】:本平台所分享理念、技术、原理,均为公开发行的期刊文献、出版书籍或网络平台资料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平台仅进行整理、归纳并分享,供学习参考。本平台不对内容真实性、技术有效性负责,依据本平台推送内容产生的相关医疗行为,与平台无关,请审慎选择。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


阅读1
分享
写评论...